《南方农村报》聚焦三江:烟雨中的侗寨秘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   发布日期: 2023-05-04 13:42   
五一,吴爱仙比以往更忙了,“从‘三月三’到现在,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咨询或者预定百家宴。”

吴爱仙的家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下称三江县)林溪镇岩寨,属程阳八寨景区。每逢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就是三江县村寨最热闹的时候。

吴爱仙在村里开着一家餐馆,还组建了岩寨百家宴厨娘队,为游客们准备百家宴的同时,表演芦笙踩堂、多耶舞等侗族歌舞。“今年游客明显多了,厨娘队伍从20多人增加到80多人。”吴爱仙告诉记者,游客到岩寨不仅是为了看侗族传统建筑和美景,更多是来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近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少曾被高山深谷隔离在游客视线之外的乡村,如今正慢慢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旅游风拂侗乡情


三江县的傍晚,犹如一张淡蓝色的网,撒落到程阳八寨景区,暖橙色的灯笼映衬着吊脚楼、鼓楼、风雨桥。岩寨百家宴厨娘队成员挑着精心准备的菜肴,从家里出发汇聚在岩寨鼓楼前。


挑上菜肴准备百家宴


青石板筑的鼓楼坪上,摆放着6排约20米的长桌,酸肉、酸鱼、白切鸡……长桌上逐渐摆满400多道菜肴。小火锅腾起热气,厨娘们唱起祝酒歌,游客在烟火气里体验侗族待客的“最高礼遇”——百家宴,穿行于不同的饭桌,遍尝佳肴。

当天的百家宴有400多名游客赴宴,80多名厨娘在吴爱仙组织下,每人都准备了八菜一汤。每位厨娘都有两个拿手菜,其余6个菜都是根据各自喜好自行准备。60岁的厨娘吴姐在家里准备了4个小时,挑着扁担来到鼓楼前。“我每个月通过百家宴能额外挣2000块钱,菜都是我自己种的,游客都爱吃。”


体验百家宴成了旅游重要打卡内容


吴爱仙说,厨娘都是本村妇女,她们早上务农,下午准备百家宴,晚上表演。仅百家宴这一项,每个月有两三千元收入,“2021年,我们为游客提供了260场百家宴。”

三江侗之旅导游曹显恒说:“这次我带了30人的老年团,他们是参加过越战的军人及家属,从来宾过来的,专门体验百家宴。”“今年五一预计接待游客数量8万人,带动经济收入1000万元。”广西旅发三江通达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礼林说。

酒足饭饱后,厨娘们摇曳着身姿跳起芦笙踩堂舞,篝火映衬中,游客一起踏歌而舞,围成一个个圈,欢声笑语在夜幕中回荡。


围着篝火众人齐跳竹笙踩堂舞


离岩寨不远处的冠洞村,夜晚霓虹闪烁。然而两年前的这里,还没有这么漂亮的夜景。2022年初,为传承好冠洞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发展好旅游产业基础,吴川—三江粤桂协作协同多方力量保驾护航,将乡村发展的新观念、新模式、新技术引入冠洞村示范点建设。

吴川市驻三江前方粤桂协作工作组重点打造冠洞美食街、百家宴区、民族团结打卡点、鼓楼坪地、花园步道等美食民俗景点,让来到冠洞的游客们可以欣赏侗族演出、漫步花园步道、学习侗乡趣闻、品味三江名茶、体验侗乡百家宴,享受美丽乡村休闲时光。


4月22日,三江富禄苗族乡举办第139届“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吸引来自黔桂等地的8万名各族群众齐聚都柳江河畔。

风雨桥外山水娇


穿行于侗乡,最醒目的就是鼓楼和风雨桥。鼓楼是侗族建筑的核心,它不仅是族人商议大事、起款定约的神圣之地,也是人们吹芦笙、对歌作乐的娱乐聚会场所,寨子中的其他建筑均围绕鼓楼层层营造。


多少桥楼烟雨中。三江县是著名的风雨桥之乡,木构大桥盖上座座亭台,可避风雨,与这座山水朦胧的小城十分相宜。

如果说鼓楼是侗寨严肃庄重之地,那么风雨桥就显得日常实用。它像大门,是迎客的起点和送客的终点,也是侗族人的日常交际、闲谈之地。风雨桥有廊有顶,似廊桥,可以避风雨,纳清凉。桥体多刻意装饰,屋檐重叠,桥身绘有彩画,故称“花桥”。

除了建筑美景,三江自然风光也毫不逊色。八江镇布央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布央村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以生态茶园和民族风情为依托,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以茶带旅,以文兴旅,以旅促茶,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旅游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休闲乡村旅游示范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


游人如鲫穿行于侗乡木寨间


随着布央村侗文化旅游开发的深入,仙人山千亩茶园观光游、云雾山上观日出、千人采茶廊、农家乐与民宿等旅游项目不断推出,一个围绕“茶园变景区”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村形象逐步清晰起来。


侗寨初晴


借助粤桂协作资金,整合多方力量,当地建设了布央新村、茶叶加工展示体验中心等项目,为吸引游客留下来住进来,村民开始投资办起旅游相关产业,将闲置木屋重新装修变成展现侗族文化特色的民宿,漂亮的吊脚楼民宅一幢接着一幢,更多村民实现在自家门口就地就业创业。

目前,布央村建起了一条民族特色小镇商品交易长廊,各种农家特色产品成了商品;村民开了10家农家乐饭店,办起了14家民宿型的旅馆,客房床位超过了400张;带动附近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00万元,引进企业合作投资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星空木屋酒店,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实体项目。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侗乡村寨在粤桂协作背景下走上蝶变之路。2021年暑假,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三江支队调研当地旅游发展,队员们深入高友村,做入户问卷调研、乡村规划设计,择定高友村搭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到2022年,在粤桂协作资金300万元的扶持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投建。

农遗守护侗乡灵魂


四五月的三江烟雨蒙蒙,开车走乡道,窗外若隐若现的鼓楼、风雨桥和稻田,会让你感觉在山水画中游。

2021年,三江牵头申报的“广西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列入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国家级称号的取得意味着,三江县向外界展示侗乡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稻鱼产业、久远的稻鱼文化和魅力的少数民族风貌。


茶山云海之间的侗寨秘境


广西桂西北多民族山地田鱼复合系统历史悠久,遗产地的侗、苗等少数民族都有种养田鱼的传统,尤以稻田养鱼为主。田鱼种养的当家品种是鲤鱼,有黑鲤、青鲤、红鲤等,统称“田鲤”。因专吃禾叶与稻花长大,故亦称禾花鱼。

近两年,三江着力加强保护“三江稻田鲤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三江稻田鲤鱼”种质资源保护工程,培育一批苗种繁育基地和龙头企业,不断优化、稳定三江稻田鲤鱼品种,将“三江稻田鲤鱼”打造成继“三江早春茶”之后又一张特色农业产业“金名片”。

在景观上,侗寨传统古村落也在进一步焕发生机。近日,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公布,全国共有35个县(市、区、旗)位列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下称三江县)上榜,是广西唯一上榜县。

三江县有21个中国传统村落,由8个自然村寨组成,上万侗族人世居于此的“程阳八寨”更是三江村寨中连片的精华所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风雨桥也正坐落于此。


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程阳风雨桥


位于林溪镇的高友村,吊脚楼静卧山谷,鼓楼、风雨桥飞檐翘角,四面青山环抱,稻田层层叠叠,仿佛置身“深山人不觉,全村画中居”的诗境之中。然而这一美景,多年来却鲜为人知。

为了改变这一困局,高友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紧抓发展机遇,以“绿色村屯”建设和广西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在人居环境、民族文化、民族团结、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标杆示范,建设环境优美、精神富足、社会和谐、产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