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杂志点赞三江:侗绣之美,匠心守艺非遗焕新

来源: 《当代广西》  |   发布日期: 2023-11-20 09:00   

侗绣之美,匠心守艺非遗焕新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江川小学的同学们围着覃桂珍(右二)学习刺绣技艺

覃桂珍在清花绣坊刺绣

覃桂珍展示传统侗族服饰

覃家五代13人,个个有双刺绣巧手。柳州市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覃桂珍,承袭奶奶和母亲的一手绝活,在她20岁时便成为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

出身于侗族刺绣世家,覃桂珍自幼就从别人的目光中感受到身上的责任。“不仅大家对我们家族发展很关注,我的母亲对我们姐弟4个在刺绣技艺的学习提升上也格外重视。”覃桂珍说,奶奶是家族的第三代传承人,妈妈是第四代传承人,耳濡目染中她也喜欢上了刺绣,嚷嚷着要跟大人学刺绣。

于是,母亲给她准备了一套迷你工具,懵懵懂懂中她开始学习侗族刺绣、织锦、剪纸、织染等工艺。

侗族刺绣技艺延绵近千年,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一件精美的侗绣,要经历数十道工序,但覃桂珍凭着勤学苦练的劲头,到初中时,已经能独立绣出一片完整的绣片。

随后她到外地读大学,母亲不时叮嘱她不要忘了练习侗绣。2017年,她毕业后选择返乡专注发展侗绣事业。这一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从此她一心扑在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和优化刺绣技艺的研究上。

这一年,县文化馆推荐她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采风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美术色彩搭配、图案造型等。经过点拨,她的创作思路豁然开朗,创造力被充分激发,设计的作品接连获奖:《只此青山》在县里举办的“侗美霓裳”第二届侗族服饰大赛中荣获创新礼仪服饰一等奖,2017年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银奖,2018年再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声名鹊起的覃桂珍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积极申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9年被认定为三江县级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侗绣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技艺,是民族艺术瑰宝,需要一代代人去守护它。”多年来,韦清花一直这样对女儿说。近年来,侗绣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但由于普及度低,逐步走上发展“囧途”。能不能借着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三江旅游,让侗绣在外地游客跟前“火一把”?

在覃桂珍的强烈建议下,2018年,韦清花在县城开设以她名字命名的绣坊——清花绣坊。绣坊不仅可供游客参观选购,平日里也接待研学团队,普及侗绣技艺,同时还开办侗绣技艺培训班,为本地绣娘提供刺绣培训。

川流不息的浔江蜿蜒而过,清花绣坊就设在江畔临街的铺面。覃桂珍正和店员一起赶制多耶节的民族服装。

一摞白色的定制男装放在长长的桌案上,覃桂珍一件件地检查针脚是否严密、刺绣位置是否匹配……她身上穿着一件改良款的黑色国风长袍,这是她别具一格的侗族服饰设计理念的彰显:桃粉色侗绣绣片点缀在领口、袖口、胸前,配上翠色的飘带束腰,整个人既有国风气韵,又显雍容精致。

清花绣坊内,摆放着配有侗绣纹饰的银手环、项链、车载香薰夹等文创产品。店里展示的成衣也与传统的侗族服装不同:隆重的全套侗绣行头一拆解,就变成了一件件符合现代审美、适宜日常穿着的精美侗绣服装。

“我一直想做的是‘能填饱肚子’的非遗。”覃桂珍坦言,多年来,侗绣和侗族服饰虽然华丽,却存在传承难的问题。传统的侗绣服饰用途只局限于作嫁衣,而且存在人工刺绣费时久、价格高等问题,这让许多喜欢侗绣的游客只能远观,却无法“入手”。

适应大众需求,韦清花和覃桂珍一直进行着改良。她们在中国风、职业化的服饰中融入侗绣,确保价格亲民的同时又不乏时尚精美。

“店里售卖的文创产品销路很好,很受大众欢迎。”覃桂珍说,现在她们正和几所高校联合开发“农民画+侗绣”“银饰+侗绣”系列产品,在多元的创新中让侗绣文创产品更贴近生活,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11月11日,古色古香的侗族鼓楼前,少数民族群众迎着初冬的寒风欢庆一年一度的多耶节。长裙及地、银饰叮当,主持人穿着当年获奖的《只此青山》2.0改良版侗绣服装惊艳亮相。此外,参加现场演出的许多群众的服装都出自清花绣坊。

“从多耶节一直到年前,都是我们绣坊的销售旺季,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订单不断。”覃桂珍说。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三江,被誉为“百节之乡”。政府搭台,非遗亮相,节庆越多,展示的机会也越多,大家对侗绣、服装、装饰品等的需求也会增长。

每周四下午,覃桂珍都要到古宜镇江川小学为学生们传授侗绣技艺,这是她担任学校外聘教师的第4年。通过县文化馆的穿针引线,她将这门“指尖技艺”的“种子”播撒在3—6年级孩子的心中。

除了教孩子,覃桂珍还忙着教绣娘。清花绣坊成立后,当地留守的绣娘就有了落脚点。绣坊采用“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的模式,带大家发展“指尖经济”,凭手艺鼓起“钱袋子”。几年间,覃桂珍既当绣娘的“娘家人”,又当致富“领路人”,她带富的足迹遍及各乡镇村落,2500多名绣娘在她的指点下提升技艺,300多名绣娘端稳了刺绣“饭碗”。

“帮助她们就像帮助自家姐妹。”细细地低语、耐心地指点、手把手教配色……忙碌的绣坊里,除了布匹剪裁的声音,就是覃桂珍和绣娘们的欢声低语。

记者手记

曾几何时,许多温暖儿时记忆的非遗技艺因为保持传统、不求创新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逐渐消失在烟波浩渺的历史中。

作为传承人,覃桂珍正面临着非遗技艺转变成产业的难题。这考验着非遗传承者的智慧,不仅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还要保持初心如磐的传承坚守;既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又要警惕传统技艺过度商业化。

传承非遗技艺,激发非遗活力就要做好迎接数字时代挑战的准备。非遗不能只做“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要褪去传统外衣,在保持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中寻求平衡。覃桂珍尝试的“侗绣+银饰”文创产品,就很好地将侗绣与现代生活、与时尚结合起来,成为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精美饰品。“活”在当下、“火”在当下的潮品,让传统文化重放光彩。

传承非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能单打独斗,而要抱团取暖。“扶上马,送一程”。只有在政策的扶持和保护中非遗项目才有机会与时代接轨,只有多创设让非遗“出山”“出海”的平台,才能让非遗在更大的舞台上亮相,实现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的美好愿景。